來自第三方機構最新監測數據顯示,6月中下旬以來,國內股票私募倉位持續高企,并在近兩周持續徘徊于年內高點。結合一線私募的最新市場研判、倉位組合管理等情況來看,在近期市場持續低位休整的背景下,多家受訪私募對于A股大勢的研判依然相對積極,并且在倉位管理上“呼應了”前述私募全行業層面的測算數據。在此之中,“輕指數、重結構”“提高倉位的有效性”,成為了目前受訪私募在行情休整期進行策略應對的關鍵抓手。
倉位水平持續高企
來自第三方機構私募排排網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,截至7月7日(因合規等因素,私募產品凈值及倉位測算數據相對滯后),國內股票私募機構平均倉位為80.25%,盡管較前一周小幅下降0.57個百分點,但其已連續第二周站上80%關口,表明當前股票私募機構整體對于A股后市表現持較為積極的預期。
具體來看,當前59.76%的股票私募倉位處于重倉或滿倉(倉位大于80%)狀態,29.45%的股票私募倉位處于中等偏重(50%≤倉位≤80%)水平,而中低倉位的(20%≤倉位<50%)和低倉位(倉位<20%)股票私募占比分別僅為10.01%和0.78%。
從縱向對比來看,今年以來,股票私募平均倉位整體處于上升趨勢。該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,6月股票私募倉位指數平均值為80.02%,成為年內首個突破80%的月份;6月30日剛剛刷新80.82%的年內新高。
值得注意的是,分規模來看,近期頭部股票私募機構的倉位相對更為積極。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,截至7月7日,百億股票私募平均倉位為81.99%,盡管環比前一周下降1.2個百分點,但在近11周中(含7月7日當周)則有10周時間超過80%。此外,相關監測數據還顯示,截至7月7日,五億元以下規模的小型股票私募平均倉位為80.76%,連續三周上漲。
私募整體認為市場調整風險有限
近期A股市場重新步入震蕩整固周期,市場成交量能及做多人氣有所走弱。在此背景下,結合近期股票私募平均倉位變動,以及多家私募的最新大勢研判來看,盡管受訪私募對于A股何時能夠重新“趨勢向上”仍相對預期不足,但整體仍普遍認為“市場潛在調整幅度有限”。
涌津投資創始人、投資總監謝小勇表示,短中期內,A股市場運行有三方面積極因素值得期待。第一,從目前的經濟形勢來看,下半年經濟基本面還將繼續修復。如果投資者對此預期過低或者沒有預期,那么市場反而會最終反映經濟復蘇的超預期。第二,相關政策面的積極進展不會缺席。第三,外圍環境預計將漸進好轉。
陶山投資的投資經理賀歷群進一步指出,從估值的角度看,目前A股滬深300指數的市凈率估值大致為近十年約18%的歷史分位,處于顯著較低水平,市場機會明顯大于風險。從基本面來看,上半年以來國民經濟恢復向好跡象沒有改變,特別是快速消費品與服務業的企穩反彈,已經成為經濟探底、企穩的關鍵信號。未來幾個季度,A股上市公司盈利預計將逐步企穩回升。
肇萬資產總經理崔磊認為,綜合考慮美國通脹數據開始從高位回落、美元指數破位回調、人民幣匯率階段性向上拐點已現,A股市場總體風險不大;不過由于基本面仍處于自然修復階段,短期內股指預計也難以重新向上,可能尚需進一步整固。
輕指數重結構
進一步從策略應對和“攻守兩端”來看,多家受訪私募整體認為,現階段在投資應對上應更多體現“結構大于總量”,組合布局應當是目前策略的關鍵著力點。
勤辰資產基金經理崔瑩認為,7月以來已有部分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報業績,如果后續穩增長政策落地,將有望重振市場對經濟的預期。在此之中,中觀、微觀層面的亮點將是下一階段市場主要的增量信息,下階段市場結構或重于總量。
謝小勇透露,目前該機構在倉位上繼續保持在相對偏高的“積極水平”,下半年在投資方向上會重點看好三方面的投資機會。一是偏傳統賽道的消費、醫藥和互聯網;二是偏成長類的機會,如新能源、新能源汽車、車規級半導體、AI等;三是偏防守類、估值特別便宜的資產,包括中特估等。此外,從具體的落地策略來看,謝小勇同時強調,“當前需要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更緊密結合”。
崔磊稱,目前該機構在倉位把握上保持“中偏高”水平,在組合構建上則會盡量淡化宏觀影響,強化倉位的“有效性”。在此之中,以AI為代表的新一輪生產力革命已經興起,由此帶來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、商業模式變革以及催生的新興終端需求,將為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。作為產業映射,該機構將繼續深挖數據要素、算力、國內AI基礎設施以及半導體存儲器等方面的細分行業機會。
此外,賀歷群進一步表示,隨著宏觀經濟探底企穩,耐用消費品的需求反彈盡管滯后于快消品與服務業,但下一階段盈利改善空間更大,持續時間更長。因此,陶山投資認為,食品飲料、日用品、旅游等行業今年的業績表現,以及電子設備、汽車、家電等部分耐用消費品行業未來一兩年的恢復性業績增長,都值得重點關注。在此之中,市場份額有望擴大且具有較高競爭壁壘的優勢上市公司,將進一步展現中長期的配置價值。